<track id="pnjz8"><ruby id="pnjz8"></ruby></track>
<th id="pnjz8"><video id="pnjz8"></video></th>
<tr id="pnjz8"><label id="pnjz8"></label></tr><td id="pnjz8"><option id="pnjz8"></option></td>

    1. <tr id="pnjz8"><label id="pnjz8"></label></tr>
      關閉 家電網微信二維碼

      首頁| 新聞| 產品| Discover| 智能手表| 數字家庭| 智能盒子| 空調| 電冰箱| 洗衣機| 廚房衛浴| 生活電器| 專題| 微發現| 標簽| 論壇| @家電網

      首頁| 新聞| 產品| Discover| 智能手表| 數字家庭| 智能盒子| 空調| 電冰箱| 洗衣機| 廚房衛浴| 生活電器| 專題| 微發現| 標簽| 論壇| @家電網

      首頁 消費電子 數碼天下 正文

     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陷停擺風波 行業迎“淘汰賽”

      字號:TT 2023-04-04 08:35 作者:孫磊 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

      家電網-HEA.CN報道:近日,有報道稱,天際汽車(長沙)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一則《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稱,鑒于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,自2023年4月1日起,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、停工政策。

     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傳出了停工停產的消息。

      近日,有報道稱,天際汽車(長沙)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一則《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稱,鑒于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,自2023年4月1日起,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、停工政策。

      上述《通知》顯示,停工停產期間,員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數申報。但在第一個支付周期后,相關員工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,直至公司恢復生產。在此期間,員工可自行尋找新的就業機會,并主動離職。

      對此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向天際汽車方面進行求證,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。

      市場遲遲未能打開

      2015年,天際汽車的前身——樂視汽車旗下的電咖汽車正式創立,早期以開發微型電動車起家;2017年,電咖汽車推出旗下首款車型EV10。雖然較早實現了產品的交付,但受新能源車“國補”逐步退坡以及微型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,電咖汽車市場表現并不突出。

      隨后,電咖汽車開始向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轉型。2018年,電咖汽車發布高端品牌天際汽車,并在2019年3月將公司的名稱由“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”正式變更為“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”。

      2018年11月,定位于中大型豪華智能電動SUV的天際ME7亮相,但是其到2020年才正式上市。上市之后,其銷量表現不盡如人意。在ME7尚未打開局面的情況下,希望向高端化轉型的天際汽車在2021年推出了緊湊型SUV車型ME5,但同樣表現不佳。

     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,2021年和2022年,天際汽車分別實現銷量1778輛和5321輛,甚至不及頭部造車新勢力單月銷量;2023年前2個月,天際汽車僅銷售186輛,均為ME5車型。

      雖然銷量表現不佳,但天際汽車卻有著充足的產能。據了解,天際汽車在湖南長沙、浙江紹興和廣西南寧建有工廠,規劃總產能達22萬輛。其中,天際汽車首座工廠位于紹興,項目規劃占地1000畝,總投資額55億元;第二座工廠于2021年6月在長沙建成投產。

      不過,據第一財經報道,天際汽車紹興工廠去年已經停產,南寧工廠和青島工廠并未實質性投入生產,唯一投產的只有長沙工廠,但生產狀況也不穩定。長沙工廠停產后,天際汽車全國生產基地全面停擺。

      據了解,天際汽車位于湖南長沙的生產工廠,在今年開年以來還沒進入生產狀態。在此背景下,天際汽車也先后傳出了公司已經出現大面積離職潮,部分員工亦出現拖欠年終獎,以及拖欠供應商款項的消息。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3月,天際汽車被曝將完成新一輪超7.5億元融資,以推進復工復產。但對此消息,天際汽車方面一直未進行回應,在此之后又出現了鑒于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,自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、停工政策的報道。

      新能源車打響“淘汰賽”

      天際汽車的停工停產,其實只是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殘酷性的體現之一。目前業內公認的觀點是,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正式進入“淘汰賽”。

      在天際汽車之前,威馬汽車被曝出工廠停產、門店關閉、售后停滯、線上程序打不開等情況。今年2月,又有消息稱,威馬汽車已經全員停薪留職。網傳聊天截圖顯示,威馬市場部被通知居家不辦公,也不給N+1(賠償)。對此,記者向威馬汽車在職的員工求證,對方稱“消息基本屬實。”

      對此,威馬汽車創始人、董事長兼CEO沈暉在社交平臺上表示,“威馬汽車確實遇到一些困難。但現在正在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進行調整,全力保障復工復產。也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,等我們的好消息。”

      公開數據顯示,2019年威馬汽車的銷量有1.6萬輛,2020年、2021年,威馬汽車銷量分別是2.25萬輛和4.42萬輛,與蔚來、理想汽車等有一定差距。而在進入2023年后,差距進一步拉大,威馬汽車在今年1~2月累計銷量只有457輛,同比下降92.4%。

      車型不走量,威馬汽車的財務壓力也越來越大,威馬的招股書顯示,截止2022年3月底,威馬賬上還有高達66.7億元的長期借款,22.8億元的短期借款,合計欠下了約90億元的債務。

     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,今年復雜的市場情況,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一些銷量規模小、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淘汰。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比亞迪(255.920, -0.10, -0.04%)近日接待調研,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稱,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供不應求,但來到2023年,產能不足、缺料等情況都大幅改善,會進入淘汰賽。比亞迪方面認為,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,最需要的是“快”,“快魚吃慢魚”比“大魚吃小魚”更恰當,所以汽車企業一定要速度為先。

      (家電網? HEA.CN)

      責任編輯:編輯K組

      已有0人參與

      網友評論

      用戶名: 快速登錄

      家電網微博

      ?
      熱點推薦